做SEO的童鞋們都清楚,網站收錄是一個網站能夠獲得排名的基礎,網站內容被搜索引擎收錄,它才有可能在這個搜索引擎里獲得排名,這是先決條件。
打個比方,一個高中生要在全國高考獲得名次,不是ta成績多好就行,而是首先要報名,報名之后信息錄入高考生檔案,ta才有了參與高考排名的機會。至于ta能考多少名,這才取決于ta的成績。網站收錄是搜索引擎蜘蛛對一個網頁進行爬取后,將頁面內容數據放入搜索引擎數據庫中這一結果。這個數據庫是臨時的,這從網站收錄的動態變化可以看出。至于怎么查詢收錄量,有多個辦法,一種是直接搜索框里輸入指令,如查博客的收錄。
我們會得到如下圖一組數據。site指令得到博客有1818個網頁被收錄。
然后我們嘗試一下用站長工具查詢博客的收錄,在線網頁工具地址:tool.chinaz.com。數據如下:
我們發現,顯示最新收錄量為3050。相比于site指令查詢到的,數據差距有點大,那么哪種方式查詢的是準確的呢?
我們可以用百度搜索資源平臺的工具來查一下索引。
如圖顯示9月7日最新索引量為2276,大于1818,小于3050。根據搜索引擎爬行→抓取→收錄→索引→排名的流程,可以看出,網站收錄量基本是大于等于索引的。這表明站長工具的數據更加精確一些。因此我也一直都是建議大家使用站長工具查詢網站收錄量。
這里提一下,site指令并不是因為數據不準確就沒什么作用了。
site指令查出來的收錄量基本上是一個預估值,個人以為site+域名這個操作最有用的功能是讓你隨時查看網站收錄是否出現問題,做到快速反應,具體細節數據需要更精細的工具支持后續操作。
查詢到網站的收錄后,我們發現網站收錄數量很少,想增加網站收錄該怎么辦呢?
廣度比較好理解,增加鏈接入口,廣撒網,無論站內站外,大致有:百度搜索資源平臺的普通收錄,也就是主動提交鏈接給搜索引擎,第三方平臺網站的外鏈引入,站內的sitemap,各級導航、面包屑導航,相關推薦,超鏈接等。
深度不是指網站結構,網站結構在SEO方面是越淺越好。深度指的是頁面內容的深度,只有優質的頁面內容才具有收錄的價值。
關于這方面,我想向大家解釋一點,并不是原創就一定會收錄,轉載復制就一定不會收錄或者被判定為頁面質量低下,這是很多SEOer的誤區。網站的收錄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,判定一個頁面,一篇文章是否有價值,絕對不是看其是否原創。沒有價值的原創,收錄之后也可能會被再次釋放出數據庫。而有價值的轉載,被證明其價值之后亦會被納入索引。這里的知識點,大家可以細品。
當然,如果你整站都是轉載,那你頭不是一般的鐵。
看過上文的應該知道了吧,檢查自己的網站有沒有服務器、數據庫等網站本身的問題。排查之后,只需要把上面說的廣度和深度的內容照著做就行了。
寫到這里,我突然想到幾天前一個企業的leader問的一個問題,涉及到蜘蛛池。
我想告訴大家的是,蜘蛛池是一種增加入口的手段,建立在此蜘蛛池程序相對靠譜的基礎上。以做站群之類的SEO優化方式,SEO做外鏈的方式有太多種,確實可以摒棄這種雖然簡便快捷,但是有風險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