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公域流量越來越貴,也越來越難獲取。那么,我們該如何打造屬于自己的私域流量?有了私域之后,有了人,那這些人就是私域流量,是可以直接觸達的,不需要成本,而且可以重復獲客的。私域就像一口井,挖好井之后,只要維護好,就會源源不斷的井水,持續的為你創造價值,帶來不錯的收益。做私域最大的好處就是,你維護好了之后,永遠都是你的,不用再去獲客。
目前,公域的精準流量越來越貴,越來越難獲取,所以私域流量的建立就成了很多企業或者個人品牌的一個重要選擇,因為私域流量可以實現「一次獲取,循環使用」的目標,一方面降低了流量的獲取成本,另一方面又最大化了流量的價值。
下面,就通過幾個大環節,通俗易懂地為大家剖析從私域流量的獲取到變現的整個生命周期。
1、我們其實可以在例如像抖音、今日頭條、小紅書、微博等公域中收集大量用戶需求和運營數據,并且持續不斷的吸引用戶加入我們的流量池,之后就需要維護好我們的私域流量。
2、這里說的維護不是簡單的拉個群,發發優惠券,在經營過程中私域流量匯集到私域中之后,需要通過一些方法和他們建立信任和有效的互動,讓他們對你的活動有足夠的耐心,不會拉黑你,不會差評攻擊你,不僅愿意購買你的產品,還能通過自己去分享給更多人。
3、對于一些自媒體平臺,比如說微信公眾號、百家號、搜狐號等等,有人覺得這些是屬于公域流量,也有人說是私域流量,其實中和一下,就暫時歸納為半私域流量吧,因為這些流量雖然也是留存在你的私域中,但是很難直接去觸達,中間還隔著平臺,需要不斷輸出優質內容去維護,不能像在微信群或者QQ群那樣直接就能和群里任意一名會員交流。
4、所以私域流量的運營者應該是一個可以“接地氣”,具有“真實感”的形象,并不是一個像機器一樣機械的發通知信息的人,你的品牌甚至產品,都需要靠人設去吸引用戶。畢竟現在廣告密集,獲取流量的成本也越來越高,所以和用戶溝通的時候需要注意話術的細節,逐漸豐滿完善品牌或者產品人設。
5、同時你需要一個平臺,比如小程序商城,可以通過更新產品、策劃活動,拉來源源不斷的新客,客戶逐漸沉積下來,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池,加上日常的情感運營、刺激用戶的工具,促進用戶持續復購下單,同時還要發展它進行一帶一或者一帶多的裂變復購行為,裂變出更多私域流量。
在私域流量運作之前應該確定好自己的私域流量容器,比如大家常用的是微信群,個人號,論壇,app等等,但不管哪個容器,它都應該具備兩個特點,一個是方便維護,另一個是精準觸達。
私域流量池的用戶一般是通過公域流量或者業務流量轉化的,其中業務流量轉化比較容易操作,比如我們去買東西,有些商家會讓你加群或者好友,這個就是通過業務流量轉化到私域流量。
而公域流量的操作路徑可能會長一點,像我們要去抖音,快手,小紅書,視頻號,知乎,微博等公域流量池轉化到私域流量池,就需要多元化的引流手段。
由于公域流量平臺眾多,這里就不介紹每個平臺的轉化技巧和方法,后續我們將單獨整理分析,但萬變不離其宗。
看過很多失敗的私域運營案例,這些案例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做用戶分類,比如之前有一個酒店做私域,它們把所有的用戶都拉到一個群里,不管是不是精準的用戶,都放在一個池子里,然后每天發布的內容也是酒店的特價房或者特價菜品,這樣操作的結果就是群里除了廣告沒人說話,用戶流失率很高,訂單轉化幾乎沒有。
后來建議他們給用戶分類,比如經常來住店的可以劃為一類,經常來吃飯的劃為一類,把這些活躍的用戶用私域維護好,把那些不相關的路人用戶全部清除,這樣維護起來沒有那么累,而且轉化率還能提高。
像這種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,很多人就覺得人多看起來熱鬧,其實剛好相反,這些沉默的用戶除了湊數沒有任何價值,如果人數不多,就用個人微信直接推送信息,根本都不需要拉群。
所以,我們在運營私域的時候應該給用戶分類,可以按照產品類別,用戶的活躍度等維度進行分類,這樣有利于后續工作的開展。
如果數量很多,還可以設置等級制度,比如一個用戶剛開始進來的時候是個初級群,然后我們發現這個用戶的購買能力和活躍度都很強,那么就可以把他拉到更高級的群。
像很多賣課程的商家就是這么操盤的,先通過免費的內容吸引你進入一個群,然后他會在群里推送付費的課程,如果你購買了就會把你拉進另一個群。
用戶裂變本應該屬于用戶引入的環節,但是為了流程的通暢,還是把它拿出來講。
首先,用戶裂變實施的節點可能會因為產品性質的不同而不同,這里以用戶分類后實施為例。
其次,為什么在用戶分類后實施用戶裂變,這是為了減少用戶篩選的工作,比如你在初級的用戶群體進行裂變,那么引入的大部分都是初級用戶,如果在高級用戶群進行裂變,那么引入的大部分是高級用戶。
最后,我們來談談裂變的策略。
如果我們是在微信生態里做用戶裂變,條條框框還是很多的,稍有不慎就被封號或者封鏈接,所以在做用戶裂變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規則的設計。
同時,在不同用戶群體的裂變規則也要有側重點,比如在初級用戶群裂變,主打的是低門檻,而高級用戶的門檻需要調高一點,這樣可以過屏蔽掉低級的用戶參與。
比如某品牌的裂變方案,對于初級用戶通過「免費獲取」、「限時福利」、「紅包獎勵」等低門檻的手段,而高級一點的用戶則采用的是「多人拼團」、「限時優惠」等需要付費門檻的手段進行裂變。
精準維護的核心是什么魚喂什么料,比如初級的用戶群,推送的主要是維護的內容,而高級的用戶群,推送的是服務和精準的產品,這樣操作的好處是用戶的留存率很高,同時還能活躍用戶,增加用戶粘性。
這里,我們以某銀行的案例來講解。
某銀行的客戶經理會根據客戶的存款級別給用戶拉一個群,分別為初級的A群,中級的B群,高級的C群,特高級的S群,同時給每種群分配不同的客戶經理,客戶經理承擔了兩個角色,一個是客戶咨詢的服務者,另一個是銀行信息的傳遞者。
其中,初級的用戶咨詢的很多都是操作的問題,推送的也是優惠活動消息;中高級的用戶咨詢的理財問題會比較多,推送的信息有理財產品和理財講座活動;特高級用戶咨詢的問題不多,主要是服務,推送的信息也是大額的投資理財產品為主。
通過這種「精準維護」的手段,用戶的活躍度和粘性會比較高,一方面用戶屬于同一類別,有共同的交流話題;另一方面,銀行的客戶經理傳遞的信息和提供的服務都滿足了用戶的需求。
此外,精準維護還有一個注意點,那就是人數控制,很多人在運營私域的時候就想著人數越多越好,實際上并不是,因為人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同時服務很多人,即便是加上機器人的輔助也是有天花板的,如果人數超上限,服務沒到位,用戶都流失率很高,嚴重的還會影響品牌的口碑,所以在人數方面應該保證質量,數量合適就好。
我們知道,養魚的塘主他會把魚分開賣,把大一點的賣更貴的價格,差一點就賣便宜一點,而且根據魚的種類價格也有差異,從而實現價值最大化。
而私域運營和養魚類似,當你把私域的用戶進行標簽分類后,那么就可以進行價值放大。
比如小魚圈,我們可以把它作為活動的種子用戶,同時轉化一些客單價低的產品;中魚圈可以轉化一些客單價高一點的產品;大魚圈可以當合伙人培養,像一些社區的管理員。
此外,對于一些精準的魚群還可以使用互聯網變現三套模式,即「賣流量、賣產品、賣服務」。
當然,具體怎么價值放大和用戶分類,需要根據自己的產品確定,像就專注維系一些活躍的高價值用戶,這就不需要分層。